close

古蹟的定義

有些觀念需要先澄清的,那就是『何謂古蹟』;這裡先就『古蹟』的定義及界定說明如下:

  一、定義:
  臺灣針對『古蹟』指的就是:重要文化資產建築,他是人類經驗、智慧的累積與呈現。

  二、界定:
  依據日本國家對其分類為:
  (一)有形文化資產:
     有實際形狀得以保存的,有重要文化資產器物(如小香爐、筊杯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建築(祖廟、祭壇、宗祠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埋藏物(金門陳偵墓等)、有重要文化資產名勝等等。
  (二)無形文化資產:
     凡在當時發生的事、物,這種因人而產生的特殊歷史事蹟等等,總稱為史蹟。如赤壁莎士比亞故居等,其他尚有技術、藝術、風格等等均是無形重要文化資產。

  依以上所分,家祖廟的建築,是歸類為重要文化資產建築;它列入古蹟,所憑藉之處何在?它的特色是什麼?這可從下列幾點思考:
  1、建築地點:為何選擇該處?有否歷史上的意義?是否有精神意義?智慧的意義?
  2、建築方位:坐落的方向是否蘊含某方面智慧?
  3、建築格局:有否重要代表性?
  4、建築形式:有否重要代表性?是否精緻、美好、動人?
  5、建築材料與建構:有否重要代表性、是否是技術的精華?
  6、建築物上對聯、文字與符號:有否足以代表當時期的特色?是否動人、有意義?

◆源起

1、

家自文通公後陸續遷移至福建汀州府家聚落)初時已落居漳州府 南靖平和縣內,之後有一部分遷移至廣東沿海一帶;更有一部分渡海來,先後至臺中大雅鄉、西屯七張大肚台地東麓一帶。十八、九世紀時,臺灣當時的社會正處於移民社會的結構,其中有以氏族組織存在的(以共同祖先為結合力)如氏後裔,即以文通公的奉祀,透過定期祭祀的儀禮,強化族眾的凝聚力。故在家族人在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租借上牛埔(今水湳機場內)一民宅,俗稱「牛埔仔公廳」

2、

據時期,明治37年(1904)因需有機場,而大量徵收土地,家開墾因此受限,因而遷建於目前所在處。由族中代表出資籌建祖廟於1905年完工,命名為發祥堂。
3、臺灣農民都是水稻種植業者,因此聚落的形成,是受水田和農業條件而定很難在山上開墾;家即沿筏仔溪西岸。大肚台地東斜坡面,據時期開水圳在海拔約高度90公尺處,呈長條梯田開墾。又因據時期大力鼓勵蔗糖業,家因此在大肚山開創出一番新氣象,代表臺灣開發使在據期轉捩點的重要處之一。
4、海拔30公尺至40公尺的河邊沖積扇是最易開挖出井水、泉水;此即先民在開墾上,運用智慧選擇地點,利用地形的最佳表現。
 
方位擇取

1、

分金線方位為坐西朝東略偏南五度。
優點:(1)正身背牆,可擋台地特有的下山風
   (2)龍邊護龍可擋冬季強勁季風
   (3)內院面東南東,有充分日照利於曬穀

2、

風水的觀點:地龍穴的選擇
前有活水(筏仔溪)灌溉。後有竹林、及『七星燈』(近於30—40公分的土堆)此喻地龍經過,左側後又有山泉出水,引氣集中渡入廟內可帶來好運,福蔭子孫。
 
格局
環境特色:早期臺灣農村建築,多屬平房,而西屯一代民房皆是草屋頂,故本建築在帶狀水田區成為較豪華、明顯地標(屋高6-7公尺)的建築代表。
空間配置:以民宅格局(『前魚池,後果子』又有莿竹林防禦外圍)卻屬家廟使用的建築,古蹟分類偏又歸祠廟,實為少見。
建築特色:整體建築左、右的差異,可能來自:
1、拼場:兩位匠師的對作,因為是對建築整體規劃,(或許內容會不同:左邊住的是祖廟之重要委員,右邊住的是佃農,在臺灣古蹟中只有此處能會意當時地主與佃農間微妙的關係)但是卻非常講究尺寸。
2、用舊料:就地取材,遷就材料的可能。
3、代表主人社會地位的差距:本建築該是這個代表將主人微妙心態(地位階層)表現在建築外觀上。
建築形式:
1、兩落雙護龍(內、外護龍)
(1)用途:左外護龍:管理人住處;右外護龍:佃厝;內護龍:祭祖時各陣遠地子孫的暫時住所。
(2)屋頂材料:左外護龍:原為菅草舖蓋;
右外護龍:原為稻草舖蓋;
牆壁材料:以稻殼、糯米、土、黑糖蜜做成的土埆(土埆的使用大多在大肚溪以北)。
2、門樓:在左外護龍:燕尾翹脊;在右外護龍:本來只有兩根收牆柱,原來並不對稱,修護後左、右已對稱是錯的修法。
3、山門:
(1)燕尾翹脊造型
(2)牆身為磚砌,左書『入則篤行』、右書『出則友賢』左入右出,含出將入相之意。
(3)左側上半牆壁:二連斗砌法;
右側上半牆壁:三連斗砌法;
兩側下半牆壁:取自筏仔溪的鵝卵石做為基石
4、三川殿:
(1)屋頂:三段脊;乃筒瓦、板瓦構成,上有財、子、壽三仙造型的剪粘
(2)廊牆:龍邊為「騏驎回首」泥塑
虎邊是富貴、吉祥、如意的泥塑
(3)後步口:
兩邊:各有一房,使內部成長方形
樑上:

【1】

有『進士』、『翰林』匾額
意含光宗耀祖、期子孫見賢思齊
(家廟匾額的來源:來自借匾或以追溯祖先中有否當官者而製做)

【2】

有葫蘆形的錄事牌
記載家廟的興建年代及捐款額等
(錄世牌記事法傳自朝,後東傳日本,改為『木粟札』形式流行;但我國在之後,此法漸次消失;反在日據以後,再由日本傳回臺灣。另一種可能:因家祖籍汀州一直保持朝時的生活方式,故祖廟的興建就沿用了舊制)。

5、過水廊:
(1)屋頂:由薄瓦構成
(2)垂脊
6、正廳:
(1)主祀:一世祖文通公及其下至17世的神主牌
(2)配祀:建廟有功人員的長生祿位
7、外埕:有半月池:
優點:前魚池後果子,有生產、防禦、景觀、防火多種功能
 
建築形式中不對稱處:
1、前廳大門左右隔扇作法
2、左右護龍旁的外牆的斗砌法
3、左右內護龍院門的直櫺與斜櫺磚作
4、左右內側門花窗作法
5、前廳左右側山牆的鳥踏作法
6、屋頂材料:左右外護龍上的作法
7、左外護龍比右外護龍長78公分
東西方建築的差異:
1、民族性:
東方較內斂,有彰顯事宜多擺置在廟內;如匾額等
西方較外放,有彰顯事宜大多表現於外;如族徽等
2、建築線條:
東方:喜依人性,如高低設計,常適合個人蹲坐等
西方:線條明暢、高低節奏快、氣派壯觀
3、建築信念:
東方:『追求活的文化』如彩繪、木雕常可以更替,有新陳代謝情形
西方:『追求永恆的文化』是一種死的文化,(死亡才能永遠存在)如石雕、大理石塑像
4、建築規劃:
東方:五材並用(就地取材、可用就用),花樣變化無窮
西方:講求整體規劃,用料一致
◆器物
  
家人的主祀的神主牌,較簡單且為素面,如中間的神主牌位。  漳州或泉州者的神主牌,較氣派複雜,如左右旁的神主牌位。

◆祭祀  祭祖為張家祖廟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因其陣會太多,故較一般祖廟的春、秋兩祭,再多出冬祭,即為春、秋、冬三祭。

來源:http://public1.ntl.gov.tw/readgp/confrec/9002/text094.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kinki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