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的聚會
CarolandDavidHughes1983
哥斯大黎加科爾科瓦杜國家公園的雨林中,一對比指尖還小的草莓箭毒蛙把一株蕈類當作求偶的舞台。箭毒蛙有數十個種類,都有劇毒。中南美洲的印地安人以箭毒蛙的毒液來塗抹吹箭,箭毒蛙之名由此而來。這些生長在雨林中的奇異生物正因棲地急遽縮減而備受威脅。
海龜魅影
DavidDoubilet1993
在拍攝紅海阿卡巴灣炫麗的珊瑚礁時,攝影師都必烈拍下這隻鷹嘴龜的身影。慢快門與閃光燈的效果使得鷹嘴龜看來顯得有些詭異。兩隻(魚印)魚吸附在牠的身體底下,趁機搭個便車。全世界共有七種海龜,但幾乎都瀕臨絕種。
皇家風範
FransLanting1996
皇企鵝好奇地窺視著攝影師法蘭斯‧藍廷。皇企鵝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企鵝,因而有「冰上帝王」的雅號。牠們在南極寂靜的寒冬中培育下一代,要歷經無數的暴風雪、彷彿無止境的永夜及足以致命的酷寒。《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經常要走訪最艱苦的地域,以捕捉最難得的鏡頭。
虎奔
MichaelK.Nichols
老虎是性喜獨居的大型貓科動物,一隻老虎的活動範圍可達數千平方公里,但由於棲地縮減及人類捕殺,世界各地的老虎都有滅種之虞。目前,科學家們正全力進行拯救老虎的計劃。
孤獨的犀牛
MichaelNichols1992
加州聖地牙哥的野生動物園裡,一隻北方白犀牛獨自走在薄暮中。在1993年,這隻犀牛很可能是全球僅存40隻北方白犀牛中的一隻;另外有11隻也為人類所飼養;其餘的則在薩伊國家動物園。至於白犀牛的另一個亞種-南方白犀牛,則因受到南非政府的保護復育情況較佳,數量已逐漸回升。
沙漠獨行客
JimBrandenburg1981
猶如海市蜃樓,一隻劍羚獨自在非洲那米比沙漠巨大的沙丘上漫步。從海上吹拂而來的霧氣所挾帶的水分,維繫著這整個環境特殊的生態體系。劍羚生長於非洲及阿拉伯的沙漠地區,以沙漠中的植物與野生果實為食,已演化出特殊的生理機能,可容許較高的體溫,並可長時間不喝水。
約克角的綠色居民
SamAbell1996
在澳洲的約克角半島,一條棲身於雨林中的綠樹莫瑞蟒,是當地85種稀有或瀕危的脊椎動物之一。多年來,《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不斷提醒世人,地球生態環境的珍貴與脆弱,再不加以保護,人類以及地球上的生物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海牛的窺探
WesC.Skiles1984
北美海牛是一種溫馴隨和的動物。牠們生長於美洲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岸及加勒比海附近。每年冬季許多北美海牛會聚集在佛羅里達州的克里斯特爾河附近度冬,因為當地的水下溫泉使海水溫度升高,提供海牛更舒適的環境。
最後的韋德爾氏海豹
BillCurtsinger1991
韋德爾氏海豹,又稱「僧海豹」,是一種極古老的生物,因而有「活化石」之稱,牠們曾被記載於亞里斯多德的書中,也是哥倫布在「新大陸」最先看到的海豹。韋德爾氏海豹曾經遍布太平洋、加勒比海及地中海,但是現在只能在極少數的沿岸海域中見到,數量已極為稀少。
親近紅毛猩猩
MichaelNichols1991
在樹林的高處,一隻雄性紅毛猩猩被攝影師嚇了一跳。攝影師尼可斯為了想從高處拍攝猩猩餵食的清楚畫面,用繩子攀爬到50公尺高的地方。靠著同樣獨創的巧思及過人的毅力,研究人員也在持續紀錄及分析猩猩們的行為。
水母之湖
DavidDoubilet1980
水底攝影大師都必烈在帛琉的馬爾克湖,拍攝到生物學家哈姆納被水中的無刺水母團團圍住的畫面。由於被陸地長期封閉,馬爾克湖中的水母已演化出獨特的型態,身上的刺細胞已退化,所以不會傷人。
雪中之狼
JoelSartore1998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由於有較廣闊的森林且地處偏僻,獵人難以追捕,狼的生存狀態較佳。然而數量一多,問題也跟著而來,尤其是狼攻擊牲口與家犬的情形一再發生,居民的抱怨也隨之增加。
大鯨鯊
DavidDoubilet1990
在印度洋溫暖的海水中,潛水人尾隨著一條長達12公尺的鯨鯊。鯨鯊是世界最大的魚類之一,但性情溫和,僅以水中的浮游生物與小魚為生。在台灣牠們被稱為「豆腐鯊」,售價高昂,因此常難逃被捕殺的命運。
聲東擊西
BatesLittlehales1970
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普吉海峽,一位生物學家在水中驚擾了一隻洞穴中的大章魚,不過章魚並沒有攻擊拉扯這位生物學家,反而伸出長腳來襲擊攝影師的潛水相機。海底攝影難度極高,《國家地理雜誌》不僅經常拍攝水下鏡頭,更是海底攝影的先驅。
冰原與狼
JimBrandenburg1986
微光閃爍的峽灣,一隻北極狼跳過浮冰。狼群獵食後有時會在淺水處梳洗一番,並在附近海濱搜尋死魚及海洋哺乳動物。攝影師在加拿大北部已取得了北極狼群的信任,因而可以近距離觀察並記錄牠們的生活習性。
信天翁之舞
FransLanting1987
在南大西洋離南喬治亞島不遠的信天翁島上,一隻漂泊信天翁展現曼妙的求偶舞蹈以吸引同伴。漂泊信天翁和其近親王信天翁的翅端間距都長達三公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鳥。
巨無霸的悲歌
DouglasH.Chadwick1991
大象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平均壽命高達70歲。牠們長期因人類的獵捕而備受威脅。近年來禁止象牙交易的國際禁令,已稍稍改善了盜獵的情況,然而生長在非洲及亞洲的大象仍面臨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棲地的縮減。
狼跡再現
JoelSartore1998
幾千年前,灰狼曾經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哺乳動物之一。但到了90年代初期,由於人類施放陷阱、毒藥或直接獵殺,美國境內大部分地區的灰狼已幾乎絕跡。因此聯邦政府開始進行一項將灰狼再度引入原棲地的計劃,執行數年後,已頗有成績。
沙漠之舟
JamesL.Stanfield1991
14世紀,一位伊斯蘭教的學者穿越了非洲及亞洲,旅行了數萬公里。此次如史詩般壯闊的冒險歷時30年,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探險旅程之一。攝影師詹姆士‧史坦菲德重溯了這趟旅程,並且在約旦的佩特拉拍下這張畫面。在北非與中東,駱駝仍舊扮演著沙漠之舟的角色。
風中之獅
ChrisJohns1996
在南非喀拉哈里沙漠的風暴中,一隻雄獅正在乾涸的河床上逡巡。喀拉哈里劍羚國家公園位於南非與波札那兩國邊境,是世界上極少數大型野生動物仍能較不受干擾的地方。
這是暑期時,參加教師資訊基本能力研習的學員~宜君傳給我的,她也是好同事家芳的好朋友,之前就有一位好朋友傳過這封信給我囉,可是電腦重灌當中,資料也不知塞到哪去了,所以收到這個Mail有一種失而復得的歡欣。有好朋友、收到好的Mail感覺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