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投資理財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行遍天下》月刊海外旅遊版11月號 烏茲別克 報導
綠洲古城:布哈拉•撒馬爾罕

        新疆以西,絲路便進入了文化、語言迥異的中亞。告別哈薩克、吉爾吉斯,我循著古絲路前往西邊的鄰國烏茲別克。置身在現代版的絲路,不見叮叮咚咚響的駱駝商隊,車窗外,幾隻駱駝懶洋洋地在硬礫灘上覓食。城與城之間,載貨卡車的塵煙呼嘯劃過枯黃的戈壁,氣候乾燥得讓我的鼻子失靈了,嗅不到一絲生氣。
        絲路古國烏茲別克的印象,是土黃與豔藍的絕配。土黃的乾燥大地連綿著湛藍的天空;而筆直的大馬路,通往布哈拉與撒馬爾罕古城,印象也是黃與藍:城堡、古墓、市集、民宅大片土黃色古建築中,拱著清真寺豔藍色的磁磚穹頂。相較於游牧民族哈薩克與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定居的生活型態,產生了許多古文物以及具中亞特色的建築,更孕育了烏茲別克民族的貿易精神。
        半環繞在天山山脈中的烏茲別克,境內多是荒涼的戈壁,綠洲古城布哈拉與撒馬爾罕因絲路而繁華,現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六世紀的突厥古國、成吉思汗攻佔花剌子模,乃至帖木兒帝國的歷史都在此上演;而唐朝時期中國造紙術西傳、波斯僧侶自中國帶回蠶種、歐洲傳教士東來、馬可波羅來華,走的也正是這一段中亞絲路。

布哈拉 漫遊二千年歷史的古城
        源於九到十六世紀的布哈拉古城區,包圍在俄羅斯式的大樓間,清真寺、神學院以及古墓等140多座古建築,彷彿從土裡冒出來,全是土黃色。
清晨醒來,民宿的窗戶是一幅畫,早晨的陽光,照射在豔藍的磁磚上閃閃發亮,光影豐富了清真寺黃土牆上的細節。著大紅花袍的婦人跚跚走過土黃色古牆前,鮮豔的色彩突顯女人的美,也襯托大漠的寂寥。
        我漫步烏茲別克第三大城布哈拉,置身在這座二千年歷史古城。十五世紀伊斯蘭教世界的面貌,至今未曾改變;而西元前三百年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以及八百年前成吉思汗西征時的模樣,留給了遊客無限的想像。

古老市集尋訪阿里巴巴蹤影
        圓頂建築的穿廊裡,自古商家聚集擺攤成了市集,頭戴呢帽身穿藍袍的人們熙來攘往。小舖裡的男人認真地以手工雕製銅盤;賣地毯的小販叫賣著:「carpet!」每個攤販都認真地捕捉買者視線,親切招攬生意。我擠進婦女圍繞的攤子,挑撿著傳統樣式的金飾與珠寶,頗有復古的美感。
        前方傳來咿咿呀呀的琴聲,我抬頭看見掛在牆上的十幾種陌生弦樂器,不正是所謂的「胡琴」?傳說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也曾出現在布哈拉市集,我想起了「天方夜譚」裡的情節,想像著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正拿著大刀穿梭走在清真式建築的廊道。
        轉個彎,卻見小店舖前擺滿一袋袋彩色的香料,飄散著千百年不變的胡椒與肉桂香;隔鄰磨製刀剪的打鐵店,也鏗鏗鏘鏘地延續著亙古不息的敲打聲。身邊各國面孔的觀光客,忙著挑選手工藝品、磁盤或紀念品,以現代版的面貌延續古絲路的脈動。

品嚐烏茲別克的抓飯與瓜果
        沉浸在貿易的古老氣氛裡,要不是肚子咕嚕嚕地吵著,還不捨得離開。市集旁的小餐廳,裡裡外外擺了幾張「大床」,我脫了鞋、盤膝坐在大木床似的「supa」上,就著小桌與烏茲別克友人飲茶、聊天,品嚐當地盛產的哈密瓜、石榴、杏仁、葡萄乾等水果。
        烏茲別克朋友泡茶的方法很特別,茶葉泡開後,將茶水倒入小碗狀的杯子「piola」中,再將杯中茶水倒回壺中,重複三遍好似洗杯子。朋友說:「這樣能讓茶水與空氣充分混合」,果真泡出來的茶更甘甜。夏季天氣炎熱,朋友只為我斟三分之一滿,使茶水較快變涼,是他們對客人的尊敬與體貼。
        每家餐廳門口一大鍋的「抓飯」(Plov),騰騰的蒸氣吸引人口水直流。從絲路的新疆開始一路往西經哈薩克、吉爾吉斯,幾乎每家餐廳都有抓飯,之前我卻對糊軟又油膩的抓飯興趣不大,沒想到烏茲別克的抓飯,米粒意外的香Q,黃蘿蔔絲鮮甜無腥味,羊肉塊香爛而有Q勁。再搭配中亞特有的烤餅「〈食囊〉」,吃得很滿足。不過,吃抓飯得趁早,通常一天只做一鍋,通常午餐後就賣完了。
       烏茲別克友人驕傲的問我:「烏茲別克的抓飯好吃嗎?」原來抓飯緣起於烏茲別克,難怪口味最道地。雖然抓飯顧名思義是以手抓食,但歷經蘇聯統治後,烏茲別克現在多以湯匙、叉子進餐,古絲路時商人圍在一塊用手抓飯的趣味,現在只能在腦中想像了。

Ark皇城博物館尋找歷史遺跡
        市集不遠處的「Ark」皇城(始建於公元前一世紀),高聳嚴密的城牆,藏著一股敵意。我沿階走進城門,入口左側的矮室裡,關著面目可悲的人物蠟像,好駭人,昔日絲路上過城而不繳稅的商人,以及罪犯都被囚禁在此。
        這座空城似的城堡現在成為博物館,靜靜的陳列著歷史,很難想像十六世紀時,曾有12公里長的城牆,以及11座城門護衛著皇城。皇城裡,連博物館員都富有貿易精神,邊看管展覽室邊擺攤賣紀念品,賺點兒外快貼補不敷家用的工資,學歷高的則自我推薦擔任導遊。走進皇城裡的寬廣空地,是從前皇帝理朝政的地方;大殿展示著許多古文物,而其中有個小間曾是中亞最大的圖書館,可惜被成吉思汗的一把火燒光了。
        登上Ark城堡高處的城牆邊,極目四眺,遠方戈壁的陽光猛烈,可以想見昔日絲路上駱駝商隊的艱辛,盼著早點抵達古堡住宿休息。我最好奇的是古堡有一處被前蘇聯紅軍炸毀的廢墟,裡頭殘留的一座圓形小屋,是當年國王洗浴的桑拿呢!

yikinki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紹華
     在理財專家眼中,「債」是種可貴的人生資源,善用債務,能為人生加分;若你此刻身陷債務苦海,多半是因為你並不珍惜這個資源,濫用債務。

     3月底,中央銀行再度宣布調升利率,這是過去兩年多年來的連續第十一次。從2004年10月開始,央行對利率累積調升幅度已達1.5%,以此幅度計算,20年期300萬元房貸戶的每月本息支出,已經增加超過千元。
     利率水準代表資金成本的高低,利率愈高,借錢所需負擔的利息成本也就愈重。十一次升息就好像是緩緩加溫的爐火,不只房貸族,只要身上背負債務者,或多或少,都已開始感到壓力迫近。 
     不幸的是,壓力還沒看到鬆弛跡象,「下一次,利率調整會更加接近於中性水準。」央行總裁彭淮南在3月底的談話,似乎暗示下半年仍將持續升息,貸款戶肩膀上的利息重擔恐怕還得再添斤兩。
     根據萬事達卡在4月下旬公布的研究報告,台灣的「家庭債務佔個人可支配所得」比重已達95%以上,這代表家庭的債務支出已經逼近收入所得,而95%的比重,也已遠遠超過鄰近的日、韓兩國。這個時候,不懂「理債」,稱不上會「理財」。

不懂理債多花冤枉錢
     欠債固然要還,但是「不懂理債,你就會多花冤枉錢!」先鋒投顧協理、同時也是理財作家的羅際夫,一語道破理債的重要性。
     羅際夫強調,只要身上還有債務負擔,都該花點時間分析債務,排定最適當的償債順序,或進一步運用借低(利)、還高(利)的過程,進行最有效率的償債計畫。「尤其現在利率向上,冤枉錢會愈滾愈多,加上薪水不漲物價漲的大環境,斤斤計較是天經地義的事,理債更顯重要。」 
     遠東銀行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理錢俊男則以更加宏觀的角度定義理債:「不只是聰明償債,所謂理債,也該包含『聰明舉債』的部分。」他指出,貸款利息表面看來像是一種冤枉錢,但如果藉由這筆利息支出能夠為自己節省更多的稅賦,或者創造更高的投資收益,那麼,債務的利息費用不但花得不冤,反而還能為你的財富加分。
     淺白地說,人的一生,很少不跟「債」發生關係,舉凡買車、買房,甚至分期付款購物,背後都有一套債務融資的邏輯在運作。
如果是信用不好的人,理應要多繳利息,因為銀行背負了較高的債務無法償還風險,但常發生的狀況是,你有權利少繳一點利息,卻因為你不知道,缺乏情報,沉默了,結果活該倒楣。
     債務不是洪水猛獸,舉債不當,固然會吞噬你的人生,但透過適當的債務規畫,卻能夠給你提前圓夢的機會,包括置產、留學進修,甚至掌握最佳的投資時機,或是提前償還利率較高的借貸,改善個人的財務狀況。南韓知名財經記者、暢銷理財書作家田英洙就在其著作《30歲賺足一生財富》中寫著「與其從銀行裡賺錢,不如活用銀行的錢!」

理債第一課:算利差
     「簡單來說,債,是一種資源啊!」錢俊男認為,債務問題之所以成為一種社會災難,追根究柢,是因為多數民眾對「債」的觀念並不正確,「錯就錯在沒有把『債』當成一種有限的資源,所以容易濫用資源隨意舉債,導致成為債奴。另一方面,人們往往也不懂得善用這個資源,為自己的財務加值。」
     單就實際的財務面來看,說到底,舉債所產生的正面價值,來自於「利差」兩字。「評估舉債前後的利差,這可以說是理債學的第一課。」錢俊男說,根據他的觀察,身陷債務苦海者,往往低估了利息費用對本身財務狀況的影響;善用債務資源者,則清楚知道藉由債務將能夠創造更高的所得,而這筆所得,絕對要高出必須支付的利息費用。
     錢俊男以企業思維加以說明,上市櫃公司當中幾乎沒有真正的「零負債」企業,不是因為所有企業都有借錢應急的需要,而是企業主知道必須充分利用債務這種資源,提前取得資金,掌握最佳的投資與擴張機會,才能讓公司加速成長。
       「如果評估的結果,是公司成長幅度可望高於借款利息的費用,那麼,就該舉債投資。另一方面,有些企業會利用貸款『改善財務結構』,借新債還舊債,這必然也是因為新債的利息費用低於舊債,可以降低冤枉錢的支出,這同樣是一種利差效果的運用。」錢俊男指出。
     充分運用、仔細評估,這是企業對債務的思維,也可套用在個人理債層面。「在工商社會裡,不必害怕舉債,畢竟這是可以為你荷包加分的資源;不過,每個人能夠舉債的額度有限,所以每一次的債務運用,都得謹慎評估利差關係。」錢俊男強調。

負擔不超過收入1/3
     睿智的企業主,手下有聰明的財務長協助評估舉債前後的利差效果,而一般人雖然沒有專家為你量身評估,但無論是「借錢投資」或「借新還舊」,仍有簡單的基本法則可以自我評估。
     首先,是衡量自己的「償債能力」,羅際夫表示:「就像買股票前我們會先看這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如果已經沒錢還債了,就算老闆說了一堆利多,恐怕也沒人敢投資。」同樣地,當個人債務負擔已經過於沉重時,理債重點就不該放在借錢投資或是借錢圓夢,「當償債能力出現疑慮時,應思考如何加速還款,從減少冤枉錢的方向進行理債。」
     那麼,怎樣才算「償債能力有疑慮」呢?羅際夫認為,若每月應付債務的本息支出超過月收入三分之一,就有控制債務持續增加的必要。 「不是不能借錢,而是說,這時候借錢的目的必須以降低債務負擔為第一優先。」換言之,如果債務壓力過重,「聰明償債」就是理債的首要目的,分析各種債務的利息高低,排定償債順序,再利用借低還高、債務整合等策略,達到理債效果。

借錢投資保守為宜
     如果目前身上所背負的債務壓力尚未超過安全界線,就具有充分利用債務為財富加分的條件。
    「在舉債之前,你一定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錢俊男表示,既然債是一種珍貴有限的資源,那麼在使用前,就得先搞清楚自己為何需要用到這個資源,「問問自己,舉債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用途是什麼?用了這筆債務後,有沒有把握能夠達到舉債目的?在這用途底下能夠產生多少利益?將來有沒有能力償還?」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關於這筆債務的「利差」評估。
     以個人為例,該不該舉債出國留學或在職進修?有些人一廂情願地借了數百萬元出國留學,卻不曾想清楚,出國所學的科系或技能,將來回國後能幫自己的薪水加值多少?這些債,若以企業的角度來看,就應該被資本化,是屬於資本財,倘若借來留學的錢,跟海外旅遊一樣,是被消費掉了,除了美麗的回憶外,不能幫你創造任何未來的財富,借錢之前,可得三思。
     由此延伸,羅際夫補充說明「借錢投資」的基本原則。「除了確定利差為正數,也就是投資標的報酬率必會高於借款利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對這筆投資順利獲利的『把握度』。」
     換言之,只要借錢投資,投資標的應該要放在風險較低的穩健型、保守型部位。「積極型投資雖然報酬率高,但投資失利的風險也高,絕對不宜利用舉債的方式介入。」換個角度思考,高風險投資具有較高的未知性,而既然「債是資源」,當你舉債投入高風險標的時,不也像是把人生資源投注於一個未知當中?

yikinki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